师旭明指出,加强和规范村(居)务公开监督工作,是深化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县(区)和各级各部门要持续深入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聚焦规范化、信息化、便民化、受监督的目标,贯通党委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职能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类监督,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五级监督体系”,推动村(居)政务、事务、财务“三务”实现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方式、公开程序、公开档案“五个统一”,着力破解村(居)务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项目不全面、公开内容不真实、公开形式不便民、公开受众不全面、公开监督不到位等“六类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市村(居)务公开水平。要突出“规范运行”和“数智赋能”两个重点,着力做好搭建一套平台、明确一套标准、成立一套机构、设置一套办法、制定一套机制“五个一”工作,实现即时公开、便捷监督,内容完备、形式统一,有人理事、责任到位,规范运行、闭环管理,考有标准、评有运用“五个目标”,推动村(居)务公开提档升级,切实提升基层监督、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