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泉(右)指导赵有计(左)做好冬小麦田间管理
“老李,我去年试种的冬小麦已经返青了。麻烦你有空再来指导指导。”3月26日一大早,郊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种子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永泉就接到了郊区绿盛源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有计的电话。“我估摸着这几天冬小麦也该返青了,我一会儿就到。”李永泉放下电话就往农场赶。
郊区绿盛源家庭农场位于郊区河底镇苏家泉村,占地约20亩,是郊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示范和谷子示范种植项目的主要基地之一。往年秋收后,农场就变成了闲田。如何让冬闲田变成增收地?去年,赵有计心生一计——打好时间差,尝试鲜食玉米、冬小麦轮作。“这个模式值得一试,我愿意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试验成功的话,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农田复种率,二来可以增加农田肥力,三来可以促进增收。”在李永泉的鼓励下,赵有计决定先拿出1亩地做试验。
说干就干。去年秋收后,赵有计就开始为种好冬小麦忙活。“头一次种冬小麦,我们在每个环节上都很谨慎。拿品种选择来说,老李就帮了不少忙。最终,我们从晋中市太谷区引进了一个当地种植效果好的冬小麦品种。”赵有计记忆犹新。选好了品种,接下来就是测土配方施肥。那段时间,李永泉和几名农技人员一连来了好几趟,测土、化验并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老李是农业技术方面的行家,施肥的理念我跟他学到不少。尝试冬小麦与鲜食玉米轮作,在施肥上就得把冬小麦和鲜食玉米两茬作物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利用冬小麦播种前的整地时间,要把足量的有机肥、磷肥深翻入土。冬小麦播种时施适量氮肥和钾肥,之后可以根据苗情追施拔节肥。”赵有计说。
在赵有计的精心管护下,去年秋分种下的冬小麦长势喜人。这几天,农场里的冬小麦试验田里,绿油油的麦苗已经钻出地表近30厘米。眼前的场景,让赵有计和李永泉十分欣慰。“冬小麦返青后,很快就会进入拔节、扬花、孕穗阶段。虽说去年冬天到现在降水不断,目前苗情良好,但冬小麦进入春季生长阶段,灌溉补墒、追肥、病虫害防治咱也不能忽视。”李永泉一手扶着冬小麦,一手扒开地表土壤察看冬小麦根系。细细察看后,李永泉把近期冬小麦管护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为赵有计讲解。
距冬小麦成熟还有2个多月,做好抢种鲜食玉米的准备工作也是赵有计近段时间的要紧事。在鲜食玉米的品种选择上,他将目光锁定在了甜糯玉米上。“根据气候特点和人们的饮食习惯,农场尽量选择早、中、晚熟鲜食玉米品种搭配种植,延长市场供应时间。”“白果穗甜糯玉米和黄果穗甜糯玉米要错开种植时间,避免杂交、影响鲜食玉米的品相和口感,中间一般要错开20天左右。”“鲜食玉米味甜、鲜嫩,很容易招来赤眼蜂,要做好病虫害防治,但抽穗以后不宜使用农药。”……为了种好甜糯玉米,李永泉又开始给赵有计支招儿。“想要实现一年两收,不光要巧打时间差、选好适宜轮作的品种,更要在田间管理上加倍用心、用好配套的农技。只要农户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这种模式效果好的话,我们会引导更多农户在适种区尝试。”李永泉说。
来源 | 阳泉郊区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