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明星村”养成记

微信图片_20241106095044

整治后的文化广场一角


8月5日,夜幕降临、街灯亮起,郊区李家庄乡柳沟村篮球场上精心布置的舞台周围,村民陆陆续续赶来。当晚8点,村民期待已久的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铿锵有力的鼓舞《龙腾盛世》中拉开帷幕。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品《有钱没钱都是妈》、幼儿舞蹈《顶呱呱》……台上,乡村“草根”明星、文艺骨干闪亮登场、各显其能;台下,村民欢聚一堂、捧场鼓掌。一台“村晚”,将乡村的“小美好”汇聚浓缩,让柳沟村传统庙会的“仪式感”拉满。


村民其乐融融、争相展示才艺,是柳沟村用一套稳民心、强治理、兴文化的“组合拳”换来的。2021年以来,柳沟村在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找准发展要诀——“稳”字当头、“实”字打底、“进”字开路,翻开向“新”图强新篇章,从一度令人头疼的“问题村”一步步成为民心稳定、环境宜居、发展步伐加快的“明星村”。


由乱转治靠的是什么?“找准关键,以心换心,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柳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闫贺的回答虽然简短,但做起来并不简单。上任之初,闫贺才三十岁出头。一些村民看他年纪轻、经验少,对他带领村子向好发展并不看好。闫贺却并不在意,一门心思想着先干出些事来,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民心。特困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退役军人、失业人员……闫贺将村里的特殊人群分门别类梳理出来,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实际困难、倾听村民诉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村民找工作难,我们就想方设法帮他们介绍适合的工作岗位。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我们隔三差五上门看望,尽可能做好帮办、代办。有的村民反映小区年久失修,我们查找屋顶漏水、墙皮脱落原因后加紧维修。一件件小事做到位了,村民的心暖了,村里也渐渐稳定了。”闫贺说。


“初战”告捷,民心稳定为村子由治转兴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柳沟村支村“两委”班子把更多精力放在美环境、强治理上。幼儿园无动力器材活动场地建设、207国道通村道路两旁绿化、小区3号楼维修、7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上调……今年年初,柳沟村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主要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题。截至目前,12件民生实事已完成9件。村民苏芝云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俺村的村干部是‘严管家’,更是带头人。不论是义务劳动还是防汛值守,不论是扶弱济困还是捐资助学,他们都带头冲在前。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享受到的福利越来越多,和村干部的付出分不开,俺们对村里的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


聚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柳沟村又打响了兴产业的“战役”。“入户走访时,我们发现一些村民没有固定工作不得不外出打零工,有的会建筑防水,有的会疏通管道,有的当过保安、月嫂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些有技术的村民‘单打独斗’想搞出点名堂比较难,于是我们有了成立物业服务公司的想法。”闫贺说。定了就干。采购吸粪车、管道疏通车,招聘技术工人,组织岗前培训……去年6月,柳沟村成立的山西柳泉物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始“接单”。公司负责人闫利东介绍,一年多时间,公司已经吸纳50多名村民加入,承揽的业务也从郊区逐步拓展到城区、高新区、平定县,“工人的日工资从100元到300元不等,大家不用自己东奔西跑找活干,省心多了”。


描绘柳沟村的未来,与村子一墙之隔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给了柳沟村支村“两委”班子新的思路。闫贺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在校生约有1.5万人,目前学校周边的配套却并不完善。综合分析学校师生的需求和俺村的立地条件,我们决定参考山西大学旁的许西村的模式,筹划打造大学周边的商业服务综合体——柳沟书院‘星光’小街项目。目前,项目的设计方案基本敲定,预计建设长约700米的休闲街区、110个底商,并预留部分区域满足大学生创业、实训需求。项目建成投运后,不仅能方便学校师生,也能为村里带来租金收入和更多就业岗位。”



来源 | 阳泉日报


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