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驴浑身是宝,民间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近年来,郊区平坦镇辛兴村依托自然村侯家山、张家岩附近坡广、林密、草甸分布广泛的优势,围绕“浑身是宝”的毛驴做文章。如今,因势利导培育壮大的肉驴养殖产业,成了辛兴村众多产业中小有名气的一个,为村民唱响了“致富曲”。
村民正在喂驴
说起肉驴养殖,起步较早的张家岩很有“发言权”。辛兴村党委副书记韩小军介绍,并村之前,张家岩村曾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整村搬迁后,村民住进了龙泉锦园小区。旧村的空地也没浪费,张家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筹资60多万元建起了肉驴养殖场,从2018年3月就开始尝试养殖肉驴。
无独有偶。在张家岩西北部的侯家山,从辽宁省阜新市引进的50头改良乌头驴,经过近百天的适应性试验饲养,也长势喜人,普遍增重55公斤左右,最大增重达到了75公斤。侯家山肉驴养殖基地占地6000余平方米,配备的大型驴舍、草料间和露天“锻炼场地”为这里的乌头驴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
被问起为何在众多产业中也选择肉驴养殖产业时,辛兴村党委委员、侯家山党支部书记刘芝新打开了话匣子:“比起牛、羊、猪等,驴的食量较小、养殖成本较低。去年我们饲养的32头德州肉驴出售后,养殖基地首次实现了总账支出平衡、略有盈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展肉驴养殖的信心。今年,我们更新品种引进的乌头驴体质更健壮、抗病能力更强、养殖难度也不算高。此外,驴皮是熬制阿胶的主要原料,驴血能用于提取血清抗体,驴骨能加工成驴骨胶原蛋白,可以说乌头驴全身是宝,市场潜力很大。”
为了养好乌头驴,侯家山肉驴养殖基地专门从外地聘请了专业技术员当乌头驴的“保姆”。技术员杨红玉说:“人工授精、科学配料、幼崽保育我都得管,其他村民遇到问题我也会尽量帮忙解决,争取让养殖基地发展少走些弯路、多增些效益。”
谈及下一步打算,韩小军充满信心:“在肉驴养殖产业的示范带动下,不少村民也想加入养驴的行列。下一步,我们想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肉驴养殖产业,为有意愿的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带动更多村民靠驴致富。”
来源 | 郊区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关注】观摩学习齐奋进 鼓足干劲促发展——河底镇举办重点工作大观摩活动
下一篇:脱毒红薯采收忙 铺就甜蜜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