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郊区育才小学党支部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打造“五抓五建”党建品牌,着力促进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党建品牌创建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抓党建重引领,建设“育人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办学宗旨,秉承“贞立人格、润泽天赋”的办学思想,践行“自强不息、笃学明理”的校训理念,通过每周一次红色故事宣讲、每月一次校园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每学期一次师德师风报告会,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实现以德立校、以质强校、以文润校,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抓党建立德行,建设“崇德型”学校。校党支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探索坚持一条主线(“心行”好习惯养成教育)、完善三个典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规范四大仪式(上学快速规范、放学整齐统一、课前诗歌嘹亮、课间操庄重宏大)、落实四节活动(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的“1344”工作法,狠抓养成教育,创建“心行”教育好习惯银行,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拓宽教学评价渠道。同时,校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岗位奉献、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志愿者系列活动,鼓励和支持党员教师在教育领域建功立业,奉献自我,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以党建质效提升育人质量,以育人成果助力党建创优。
三、抓党建育根基,建设“友爱型”学校。一是实施补钙工程。采取“线上+线下”常态化学习的办法,积极开展各类党性教育活动,组织党员走进红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提高党性修养,着力打造一支师德好、师风正、师能强的教师队伍。二是实施青蓝工程。组建省级名师“鸿儒斋”工作室、优秀教师“新希望”共同体、年轻教师“新力量”共同体,广泛开展班级管理、教学研究、技能培训、研课磨课、才艺展示等活动,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互助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三是实施提质工程。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强化师德师风和专业能力建设,强化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多方多赢。
四、抓党建促教改,建设“研究型”学校。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实施保障,搭建研究平台,实现校本研修、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有机结合;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探索“三动、五步、六环节,实现六转变”的“3566”精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坚持长效化业务大比武,通过举办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精品课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五、抓党建强五育,建设“多彩型”学校。一是抓好特长培育。狠抓益智类经典社团建设,将国家级吟诵名师郑忠青校长的“吟诵”引入课堂,带领学生体验和探讨古诗词的韵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二是注重素质培养。践行“以德立校以质强校以文润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设器乐课、写字课等精品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牢基础。三是加强实践培训。结合“校园伴我同成长”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校内劳动实践课程,实现思想品德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文化学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来源 | 郊区区委组织部
上一篇:“中共创建第一城杯”大学生油画大赛征稿补充通知
下一篇:郊区“红马甲”助力创建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