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郊区荫营镇双福村南垴:“三步走”铺就种养循环路

640 (11)


 现代化羊舍


640 (12)


湖羊


11月20日,在位于郊区荫营镇双福村南垴的市鑫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崭新的羊舍迎来首批湖羊和澳洲白绵羊“安家落户”。半个多月来,市鑫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方和养殖技术员刘洋日夜守护,生怕它们在新圈舍“水土不服”。刘洋说:“首批引进的羊总共有300只,其中有即将生产的湖羊,有怀胎2个月左右的湖羊,还有用于配种的澳洲白绵羊。为了让它们尽快适应、更好生长,我们采取分群管理的办法。顺利的话,再有一个月我们就会迎来第一批在新羊舍诞下的羊崽。”


首批湖羊和澳洲白绵羊的情况也牵动着双福村村委会主任、南垴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张海江的心。他说:“这一步很关键,只有肉羊养殖产业顺利起步,才能支撑起村里谋划的种养循环产业链。”其实,早在2022年双福村南垴就迈出了打造种养循环产业链的“第一步”——承担区级撂荒地复垦项目,开始规模种植鲜食玉米和大田玉米。“去年,随着鑫宝路1万只肉羊养殖项目在村里落地,我们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和市鑫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展开合作。这样一来,我们种植的玉米和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不出村就能消化,肉羊养殖基地还能吸纳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种养循环产业链逐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才能持续壮大。大河有水小河满,村民的日子也能跟着好起来。”张海江说。


在市鑫宝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4栋上下两层的现代化羊舍十分引人注目,饲料库、堆粪场、蓄水池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王东方介绍,鑫宝路1万只肉羊养殖项目是郊区的重点农业项目之一,一期总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20余亩。今年元宵节过后,他们就复工了。大伙儿加班加点干,项目进度挺快,“10月底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很快首批从长治市沁源县引进的湖羊和澳洲白绵羊就进场了”。


现代化羊舍配套了智能喂料系统、智能清粪设备、智能通风设备等。有了这些好“帮手”,未来工人管理1万只羊也将会十分轻松。“有了智能喂料系统,饲料的配比会根据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设定。配制好的饲料会从羊舍外的饲料库通过料线直达羊舍内的食槽。”“智能清粪设备是解放工人双手的‘神器’。有了它,羊的粪便会被定时自动清理,统一收集起来的羊粪还能制成有机肥。”“未来,在羊群日常防疫、母羊生产、羊羔育成等环节,我们也会参考智能化养殖系统收集的数据指标做好科学管理。”……张海江、王东方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新启用羊舍相比传统羊舍的先进之处。


村里秋收后的玉米秸秆被统一回收运往公司变成饲料。张海江说:“从前,一提秸秆处理我们就很头疼。现在,秋粮收获后,我们统一回收农作物秸秆。秸秆用来加工饲料一点也不浪费,一来为养殖企业节省了一部分饲料开销,二来也大大降低了农田火灾隐患,一举两得。”


双福村南垴打通种养循环路的新步伐还在接连迈出。这段时间,南垴股份经济合作社冷链仓储及鲜食玉米包装生产线项目也在全速推进,钢结构车间主体建设接近尾声,很快就转入设备安装阶段了。“这可以算是我们打造种养循环产业链的‘第三步’。”张海江指着建设工地说,“这一项目总投资大约200万元,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建设进度过半,预计明年3月能全部完工。有了冷链仓储设施和鲜食玉米包装生产线,明年我们种植的白糯玉米、黑糯玉米、黄糯玉米、花糯玉米就能加工成真空包装的鲜食玉米,不仅更便于保存,而且产品附加值也会进一步提高。”




来源 | 阳泉郊区之窗

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