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郊区实施“三个三”工作法高质量推进“清化收”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郊区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实施“三个三”工作法,推动“清化收”工作取得有效突破。


“三到位”推进  上下联动齐发力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区级统筹、乡镇推进、村级实施的体制机制。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清化收”工作领导小组。区农业、纪检、司法、财政等部门参与区、乡、村三级“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同时,实行区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的包保责任,为“清化收”工作扎实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区委主要领导对工作开展进行系统部署,区委组织部门牵头做好专项部署,区级业务部门抓好详细部署,各乡镇落实精准部署,累计召开15次工作部署会,及时传达上级最新要求和区委工作安排,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专项任务。


三是推进措施到位。区乡两级制定出台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列为全区重点项目,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制定15条措施,建立区乡村三级“清化收”工作台账,实行自下而上、双线上报的双周调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三维度”培训  吃透政策抓导向


一是开展系统培训。区委组织部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培训会,由区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对全区专项工作开展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全区上下强化政治意识,抓好学习贯彻,注重统筹协调,加强分工协作,吃透政策措施。


二是组织现场培训。区级业务部门采取“培训+座谈”形式,解读实施方案,现场答疑解惑,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打上“预防针”,对可能出现的难点堵点痛点敷上“止痛药”,实现乡镇全覆盖。


三是进行专题培训。各乡镇组织乡镇专干、支村“两委”、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进行专题培训,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明确任务时间节点,压实村级主体责任,规范专项工作流程,保质保量完成“清化收”工作。


“三重点”突破  靶心不变亮实招



一是合同清理不留盲区。累计摸排农村集体签订经济合同2234份,以执行中有争议、有问题的合同为重点,按照内容不规范、程序不合法、价款不合理、履行不合规、期限不明确等对138份问题合同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明确措施、挂图作战、逐案销号,确保政策不打折扣、摸排不留死角、工作不走过场。目前,已规范119份合同,完成进度86.2%。


二是债务化解精准有效。以需处置的9131.31万元不良债权债务为重点,根据项目投资、公益事业、税费上缴、收支失衡等对存量债权债务进行分类整理,登记台账、理清数额、明晰成因、明确责任,确保摸底全面准确、债权债务清晰、化解精准到位。目前,已化解7232万元,化解率79.2%。


三是资源转化变中求新。以可利用的集体资源为重点,依据承包地确权、国土耕地调查数据对新增集体资源面积、位置、四至、使用现状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台账、核实用途、盘活资产、能用尽用,确保资源数据详实、土地利用规范、创收渠道多样。目前,新增资源资产等经营性收入达到2848.14万元。


另外,为确保“清化收”工作的内容依法依规、过程平稳有序、结果权威可信,聘请乡镇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团队,依法依规对“清化收”专项工作全过程提供专业化服务;由律师事务所人员对乡镇运行中的村级集体经济合同进行逐一筛查,对梳理的问题分门别类,逐项提出法律层面意见建议,为问题合同清理提供法律指导;由审计人员对村集体财务制度进行审核,对资产核销程序进行规范,对村集体会计账目进行把关,为债权清收、债务化解提供规范化管理。



来源 | 郊区区委组织部


微信图片_202307241023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