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刚刚建成试产的阳泉市裕盛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绞股蓝灵芝口服液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生产作业紧张繁忙,一瓶瓶绞股蓝灵芝醋口服液,经过流水线成功下线。化验室里,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三红,正在指导薛虎贵、薛腾达两位研究生,进行氨基酸态氮和菌落总数检测。
“新车间生产线顺利试产,山西大学教研团队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正在调研考察的阳泉市郊区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一边走,一边介绍省校合作事宜。
近年来,阳泉市郊区坚持把“人才强区”作为工作重心,构筑聚才“强磁场”,打造引智“新高地”,集聚发展“新动能”。全区先后出台人才工作“1+12”政策体系和“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做到优惠政策引才、扩宽时空回才、省校合作聚才,促进“第一资源”向“第一动力”转化。
阳泉市郊区紧紧围绕新材料、新技术领域进行布局,持续推动校地、校企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上加强合作,助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后与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20余所高校开展省校合作,积极共建“12大基地”,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人才培训、完善生产工艺、建立检测实验室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为促进全区发展蹚新路积蓄人才动能。阳泉市郊区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共建“浙江大学山西校友招商引才基地”;阳泉市郊区教育局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荫营中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基地共建势头良好。阳泉市郊区与合作高校协作互动,全方位深化省校合作系列主题活动,圆满完成“中共创建第一城杯·我眼中的阳泉”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邀请赛承办任务。
通过省校合作,阳泉市郊区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成果丰硕。北京科技大学与山西中科泓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省校合作,围绕“低热值煤燃烧资源利用与灵活发电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填补了赤泥基多固废复合材料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空白,获评“国际先进水平”。山西大学与阳泉市裕盛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不断深化省校合作,建成了功能食品与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并积极创建功能食品领域省校技术创新中心,已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原文刊载于《山西日报》2022年1月6日第9版)
来源 | 山西日报
上一篇:健身心·展风采·聚合力·促发展——阳泉郊区区直机关职工趣味运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党建强”引领“发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