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亮红色的青春

亮红色的青春

——记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闰燕明

O郭产清



他是一个“大忙人”,从“忙”抵达“忙”,在“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可以预见的是,这样一个善良、踏实 、忠诚的有为青年,就像 一颗优秀的种子,只要有雨的滋润,必定能绽放出一片天地。

夜色渐深,郊区政府办公楼的3011房灯火通明,电脑前还有一群正在加班的年轻人。记不清有多少个类似这样的夜晚,在人们早已进入甜美梦乡的时刻, 他们揉一揉酸涩的双眼,继续在电脑前忙碌,敲打着各种汇报材料、撰写着各种报告。键盘的“噼里啪啦”声,在安静的夜里,如同一支军队行进中的鼓点,急促、有力。

“闫局,我睁不开眼了,能不能少眯一会,就半个小时。”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恳求。

“打起精神来,马上就完了 。明天请你吃饭,加油!”闫燕明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小姑娘 。

“我快崩溃啦,我的端午假期呀……”小姑娘仰头一叹,一脸委屈。

2022年的三天端午假期 , 郊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燕明和他的团队又是在单位度过的 。

“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节假日,工作第一 。只有工作干好了,才能出成果, 只有有了成果,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有了认可,就会更加喜欢工作——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闫燕明的想法,简单又真诚 。


图片1


勤奋与执着

2007年7月,一位来自山西阳泉郊区的青年从九江学院走了出来。他带好行李,买好火车票,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登上了回乡的列车 。

当火车进站,当家乡熟悉的山山水水再一次映入眼帘时,他开心极了。提起行李箱,踏上家乡故土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母亲曾经的千叮咛万嘱咐,脚步不觉得一下子沉重起来——“俺孩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当一个有出息的人。”

什么是有出息的人?大学生活中,闫燕明常常为母亲这句朴实的话而陷入深深地思考。也许在父母眼里,“吃公粮的人,就是有出息的人吧 。”他想起父亲在田地里举着锄头挥汗如雨的样子,想起母亲辛苦劳作,为他们兄弟姐妹的成长耗尽心血的憔悴,他的心里就会涌出很多“不安分”的“化学分子 ”。

回来了,然而却还没有一丝“有出息”的征兆 。

怎么办?

先找一份与自己专业匹配的工作干起来,绝不能在家吃闲饭!  这是闫燕明的第一个想法 。

2008年8月,他在审计局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一干就是一年。在这一年的锻炼期间,他边干工作边学习,开始着手准备公务员考试 。

“ 正好当时有个村官统一考试 ,我就想着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干起来吧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闫燕明如愿考上了村官,并顺利挂职。他先后担任杨家庄乡桐花树村、北杨家庄村副书记,主要负责党建党务这块工作。在村支两委成员里,闫燕明是最年轻的“村官 ”,他一边协助老前辈工作,一边不分昼夜地学习 、琢磨,“我现在深有体会,基层工作经验很重要 ,干了这些日子,对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心里也有点底,完成上级安排工作时也相对通畅”,闫燕明说 。

两年之后,他又考上了区里的公务员,“出息”地分配到郊区发改局工作。

那是2010年的冬天,大地披上了厚厚的白雪,闫燕明的心却特别的暖,因为从这个冬天开始,他就要进入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工作,踏上新的征程了 。

闫燕明被分配到了综合办。他从最初的的陌生到逐步融入,虽然辛苦了好多,却收获满满。十多年来,在3011办公室,他和同事们迎来每 一个欢腾的晨光,又送走每一个加班加点的傍晚。

“ 作为一个发改人,并不是人人以为的那般风光,更多的是时不我待的使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闫燕明凭着自己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从科员做起,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作为综合经济岗位人员,闫燕明的综合协调能力很强,他承担的各项繁重的业务,总是能够做到科学统筹安排、有条不紊推进 。

“发改局里的所有人都是拼命三郎 。老领导们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样子, 更是影响着周围的人。”闫燕明说,在老领导的影响下,自己更是不能懈怠,工作上必须得努力再努力 。

“工作中,下班回不了家是常有的事。他们可以扔下爱人的埋怨,可以扔下孩子的哭闹,却不会放下手里的工作。有的年轻人甚至顾不上约会、谈恋爱。在这里,是与一个个项目 、一份份材料打交道,有时候,枯燥的工作还会让人产生一些焦虑。但他们知道,每一份表格 、每一份汇报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你看看,资金筹措、项目落实、科学调控、合理规划、加强监管、 严格评审等等,复杂吧?可是这些复杂的东西做得多了,却是日复一日的单调,“这种工作压力特别大,极富挑战性。”闫燕明说 。

闫燕明身兼数职 。他参与制定了历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还协助领导完成“十三五 ”规划草案编制工作,为全区下一个五年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他干工作太拼命,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腰椎、颈椎病。的的确确是个干活不知道偷懒的实在人。”与闫燕明共事多年,在同一层楼里工作的统计局王队长这样评价他。

抓好固定资产投资 、国民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及项目进展是闫燕明的日常工作。他为了完成好工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经济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十三五”期间,郊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8%以上,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排名也稳居全市前列。

“不能只当苦行僧,还要在繁琐的工作中找到快乐。做好每一项工作,都会有成就感,每一件事,都是在最初的无头绪中渐渐萌生想法,再与同事达成共识,在领导的协调指挥下,最后完成。这个过程比较难,但结局往往都很满意。我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能够成为一个‘自燃’的人。”

对于工作,对于自己,闫燕明有相当明确的认知。他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了自己的天职,积极要求并指导项目单位包装项目、申请资金,为郊区职业高级中学校、苇泊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切实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并做好日常业务办理及上下级业务部门对接工作等。


情感与忠诚

闫燕明把对党的忠诚,化为对工作的忠诚。发改局作为全区综合经济部门,尤其是郊区成为转型综改、扩权强区试点以来,承担的业务量更大。

随着审批权限的逐步下放,需要掌握的知识 、政策更多,比如加气站项目、 城镇燃气类项目审批,而且项目涉及民生安全等问题,所以在每一个项目的核准的过程中,较之其它项目更加需要谨慎对待和处理。

闫燕明敢于直面责任,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该业务的立项工作, 严格把握相关政策。在其他项目的审批中,他也同样能够认真细致地完成,同时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有针对性地建议供领导参考,主动承担一些较为困难的工作,帮助指导新的工作人员更好地熟悉业务。

“我得帮助年轻人,他们原本是最富青春活力的。自从成了发改人,都把大家的性情变了,经常连轴转的加班,让孩子们感到恐慌。如果长久下去,留不住怎么办? ”闫燕明也会焦虑,他怕这些年轻的人才流失,怕孩子们因为工作的压力离开这里。

“我常常对这些孩子们说,在最有压力的环境中工作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经过在发改局里的各种磨炼,你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会变得强大起来,将来即便你离开这里了,到了其他地方工作都会游刃有余。”在 一 次次发自肺肪的交流中,那些年轻的发改人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转变了思想,对待工作更加用心了。

在日常工作中,闫燕明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自我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规矩意识。对存在腐败隐患的工作领域,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将自己置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中,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闫燕明的办公桌对面是项目推进中心主任贾海源,他是在2021年刚调到发改局工作的,与原先的工作内容跨度较大。初来的时候,看着这一行行庞大的数字,看着一页页眼花缭乱的项目,他有点茫然,从哪做起?怎么做?闫燕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工作地细微入手,一点一点协助,贾主任很快适应并进入角色。

他说:“闫局就像一盏明灯,在前行的路上照亮着我们每一个人,他善良、实在、有担当 。”

作为服务基层群众的窗口单位,在项目审批工作中,闫燕明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总是能够耐心详实地为项目单位讲解业务办理流程,最大限度的确保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业务办理完毕,受到项目单位的认可。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闫燕明能够主动及时下基层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做好记录,以便于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和为群众提供更好、 更及时的服务。

“勤政务实,谦虚谨慎”这八个字放在闫燕明身上非常恰当。由于发改部门综合性、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强,涉及面非常广,闫燕明特别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他多次参加了省市发改委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凭借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信心满怀,立足岗位,不论申请事项还是咨询问题,不管程序是繁是简,都耐心解答、细心办理,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行政,充分利用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机制诚 心为企业化解难题。

这十几年来,闫燕明始终怀着一颗公心,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地为企业服务,受到了企业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机关年轻工作人员,在大家的眼里,他不骄不躁,工作踏踏实实,时常主动向单位前辈和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学习,虚心接受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强化知识、提升自己。

“有时候只觉得我们工作量加大后自己的不容易,从没想过闫局他自己面临了什么压力,大家工作的繁琐和习惯性地加班加点,也被有心的闫局看在眼里。这些处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们,通常以单位为家,办公桌前,大家都是手眼并用,直累的腰酸背痛、腿麻眼红。闫局半夜或是凌晨回家是常有的事,你说他这么辛苦,我们哪敢放松自己。”办公室李昱说。

“半夜回家,走出政府大楼,下了的台阶,总习惯回头一望,3011的窗口一眼就能认出。各种的感受会涌上心头。那个时刻,我会想起母亲的牵挂。记得家人生病住院,全凭着姐姐们照顾。当然,家人们特别理解我。当年,母亲要我好好学习,做个有出息的人,我觉得自己的出息就是认真工作,不负组织的信任与栽培。让父亲为我这个‘吃公家饭的人’感到骄傲。”闫燕明感慨地说。

作为一个党员 ,一个干部。闫燕明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廉洁意识强。他时刻严格按照党风廉政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做到自省、自励、自警,  兢兢业业办事,诚诚恳恳做人,政治纪律严格,能够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六条禁令,始终善思慎行,防微杜渐,不利用职权违规干预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等行为,无违纪违规现象,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作风,将自己的言行始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奉献与收获

闫燕明说,敬业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念,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发改人 ”必须坚守的职业操守。自从他担任发改局副局以来,坚持一线工作法,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经常跑到项目现场看进度,力所能及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问题。一个个招商引资大项目落地,为我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高效率争取上级资金,其中2021 年争取中央资金及专项债券等上级资金共3.08亿元。抢抓政策机遇,成功列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支持范围, 目前已有 2个项目取得几千万元的资金支持,为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闫燕明和他的团队成员坚持以项目为王,持续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并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2021年郊区实施主要投资项目65个,其中开复工59 个,开复工率达91%,多次在全市县区评比活动名列前茅,在阳泉市2021年第一轮“六晒六比”活动中,综合成绩排名全市第二。2022年计划实施项目54个,总投资 342.5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66.9亿元,包括新建项目30 个,续建项目24个。其中,西上庄2X66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华储光电5GW 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天龙生态5G+智慧养殖3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 西上庄煤矿、万达商业广场综合体、5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14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重点项目, 目前均在有 序推进中。

以闫燕明牵头负责的多项重要规划编制工作,也完成得非常出色,在广泛开展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总结郊区发展成绩和经验,科学分析预判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高质量完成了《阳泉市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阳泉市郊区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21-2025)》《阳泉市郊区产业转型发展图谱》等多项区级重要规划,为全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绘好蓝图。

正因为从基层一步步成长的阅历,造就了他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工作很累,但能磨炼人的意志;工作很忙,但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盘点他的收获与荣誉,  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6月,郊区计划系统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2月,发改局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集体”;2016年2月,中共阳泉市郊区委员会、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授予2015年度“劳动模范”;2016 年8月, 当选中共阳泉市郊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2018 年3月, 中共阳泉市郊区委员会、阳泉市郊区人民政府授予2017年度“优秀干部”;2021年6月,省人社厅、省发改委《关于表彰山西省转型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个人)和特别贡献奖的决定》授予“山西省转型项目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这么多的荣誉,你说他亮不亮?你说他红不红?

不知道在父母亲的眼里,今天的闫燕明算不算有了“出息”。

其实,这还用问?

想起这个话题,我倒想给闫燕明长点志气了—— 他如此的忠诚、担当,就是 一个共产党员最荣光的成长史,就是一个农家儿女最火红的青春颜色。

他用担当书写青春,用奋斗打好底色,在进入发改系统的十余年中,任劳任怨,一身正气,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可以采频的闪光点,他在党纪法纪面前死守底线,用自己的工作实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充分发挥了激励和带动作用,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优质形象;他用执着与坚守、辛勤与汗水、思考与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绚烂多彩、催人奋进的“发改人”之歌!


微信图片_202307241023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