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2022年,郊区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区委“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守正创新、攻坚破难双向聚合,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势。做法经验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农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国家、省级媒体刊登。
理论武装铸魂
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根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郊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让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感悟思想伟力,增进政治认同,从而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郊区的实践当中。
——思想引领常态学。全区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办郊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年轻干部读书班等,召开区委和区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会,组织基层干部群众集中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传骨干培训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从车间到田间,从农村到社区,从机关到学校,全区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政治训练深入学。出台全区《2022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建“郊区干部教育讲师团”,举办全区春季、秋季学期主体培训班,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培训班,“两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班,干部驻村帮扶培训班等,受训2400余人次。同时,为应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从机关干部队伍中抽调43名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后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组建由200余名公务员、教师组成的“采样小分队”,充实核酸检测队伍力量。
——能力提升专题学。开办专项行动培训班30余次,受训5000余人次,邀请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周庆智作《中国乡村贫困与其治理》专题讲座。举办全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乡村振兴导师团”全域帮带培训班,承办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专题培训班,成立由25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导师团和指导团,确定6个示范基地和3个警示基地并予以挂牌。
——党性教育传承学。成立实施红色领航战略工作专班,制定《阳泉市郊区实施红色领航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依托红色资源,高标准打造红色文化阵地,推进后沟古镇郊区革命陈列馆、三都红色文化主题广场、晋东小延安辛庄3个红色主题教育点建设;打造以河底温河和旧街南沟为中心的2条研学线路。组织谱写红色剧目13个,开发精品课程12节,打造红色旅游景区4个,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繁荣文旅经济的“新引擎”,发展特色文化的“金招牌”,开展党员教育的“活教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抓住了思想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与魂。一场场暖心宣讲春风化雨,一次次理论辅导给人鼓舞。学习研讨凝聚发展共识,专题党课增强发展信心,全员轮训激发发展动能。大规模、常态化、高密度、多形式、全覆盖的宣讲活动和“一训一主题”“一班一研讨”系统培训,形成汇集智慧的思想碰撞、净化灵魂的精神洗礼,让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前行路。
队伍淬炼固本
激活选育管用成长引擎
——多种渠道“育”。制定下发《阳泉市郊区区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办法》《阳泉市郊区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管理办法》《阳泉市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实施办法(试行)》《阳泉市郊区乡村干部借调管理办法(试行)》等干部工作制度。开展干部工作大调研,并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库、职级干部库、专业干部库,分类入库,动态管理。
——明确导向“选”。持续推进“三个倾斜”“四个一批”“五个优先”,选拔使用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截至目前,2022年累计调整干部45人次。同时,有序开展公务员职级晋升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全年共有13名事业单位科级干部晋升相应职员等级,33名公务员按照“四个优先”依次晋升职级。
——严格措施“管”。制定《阳泉市郊区区管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阳泉市郊区区管职级(职员等级)干部管理办法》等;清退乡镇借调人员15名,交流轮岗25名;完成我区2022年31名市管县处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集中报告工作;对试用期满的39名科级干部进行转正考核;配合做好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名、推选、考察、选举和节后“两会”的换届风气监督工作。
——注重激励“用”。完成2022年35名新录用公务员的招录工作以及2023年度公务员及选调生招录计划申报,完成公务员(参公)登记56人;完成对61个单位领导班子和527名科级干部的年度考核。在全国评选中,荫营镇人民政府荣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先后选派176名干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其中市下派干部23名,区直单位下派干部153名。
精选、细育、严管、重用等年度“热词”,串起了郊区党建强基固本的最强音符,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全面优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畅一公里”。
组织建设强基
筑牢全面过硬坚强堡垒
——大抓基层筑牢堡垒。成立区青年人才党委、区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党委,科学调整区直机关党组设置;新招聘54名大学毕业生和6名选调生到村任职,全面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举办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比武”活动,实施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开展农村党组织“五诺践行”项目,平坦镇桃林沟村党委书记李乃珠、汉河沟村党支部书记宋晓文被评选为全市第一届“榜样兵支书”;抓好第二批18个星级党支部创建评比工作,在全区上下形成激励干事和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完成13个“联村党委”的调整组建,共辖29个村、2个社区、19个企业、4个驻地单位。
——先锋引领服务为民。开展基层党建创优年活动,实施一支部一品牌、一党组一项目、一党委一工程,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和亮点,本年度新开展各类党建品牌项目建设70余个。开展“喜迎二十大 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在群众接待部门、窗口服务单位、疫情防控站点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生产建设、改革攻坚、为民服务一线,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治安维稳重点工作中组织党员突击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区52个机关单位、498名党员干部下沉到85个村14个社区和所有高速卡口开展志愿服务,组建临时党支部35个,成立党员突击队26个,动员50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硬核力量。
——聚焦主业全域提质。两新党建实现扩面提质,完善“区委两新工委—区非公企业党委和社会组织党委—乡镇党建工作指导站—片区党建指导小组—两新组织党组织”五级架构;机关党建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坚持“争当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主线,培育25个党建品牌,评选10个模范机关,打造示范标杆;国企党建助力改革发展,在企业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导企业党组织在转型升级、技术攻坚、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学校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依托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强化教职工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宗旨意识,实现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医院党建聚力优医惠民,在疫情防控中,各级医院党组织坚定站在疫情防控前线,团结带领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党建引领深化治理。着力破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难题。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定实施方案、若干措施、考核细则,成立领导组、办公室、工作专班、督导组;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以明确任务为重点,完善区乡村三级制度清单,其中区级47项、乡镇级80项、村社级60项,确定区级重点项目28个,率先开展一支队伍管执法乡镇综合执法启动仪式;以网格治理为脉络,划分235个普通网格和33个专属网格,细化微网格1480个,组建“1+1+3”网格员队伍体系;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庆智教授团队以我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为主题撰写研究报告——《阳泉郊区实践:政党中心治理模式的一个诠释》,系统总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郊区经验,60余篇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登推广。
人才赋能兴区
提供服务发展支撑保障
育才造士,事业之本。全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升级政策,靶向招引,用心服务,让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汇聚。
——顶层设计夯基础。出台郊区《人才工作领导组及其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和运行规则》,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阳泉市郊区深化省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阳泉市郊区党政领导包联省校合作重点项目基地制度》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1+N”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同时,成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区委深化省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确定10个重点项目、2个基地,采取“领导包联+专班推动+重点调度”的方式,确保我区省校合作重点项目基地建设提质增效。
——招贤纳士引人才。通过项目引才、载体引才、招商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累计吸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160余名青年学生到区考察调研、实习实训,9人通过回流政策回到郊区工作,选派13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向基层农户提供科技服务150余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余人次。
——政策激励强保障。通过开展评先表彰活动、优化人才激励办法、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三大活动,启动首届“阳泉郊区工匠”选树命名工作,发放各类人才专项奖补金164万余元,修订完善《人才公寓配置办法》,妥善解决人才配偶随迁安置问题。联合打造“青年人才驿站”,举办联谊活动,紧扣生活保障、就业指导、创业支持、城市融入、跟踪培养五项功能,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省校合作搭平台。通过推进创新平台、重点项目平台、基层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制定《2022年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实施方案》《省校合作重点项目领导包保项目清单》,确定19项重点项目计划。东南大学与郊区荫营中学正式签订“生源共建基地”签约授牌,深入推进各乡镇“省校合作进农村”专项活动,区乡一体主动跟踪对接合作项目。高质量举办“中共创建第一城杯”大学生油画大赛,近百所高校千位师生参与活动。
时间刻度记录前行脚步,历史之笔书写奋进篇章。产业提质蹄疾步稳、乡村振兴势头强劲、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工程保障有力……一份份骄人答卷、一项项可喜变化,跃动着郊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脉搏,彰显出郊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扬帆启新程。肩负时代重任的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郊区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组织工作深度融入全区中心大局,为奋力谱写郊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来源 | 郊区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