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露梁山:红色故事永流传

640(1)


在太行山西麓中段海拔1000米以上,有一处叫“露梁山”的地方,现属郊区平坦镇北垴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1937年至1947年,敌我双方曾在这里发生过多次激战,众多革命将士的热血浸染了这片土地;当地百姓积极参军参战,割电线、破铁路、炸大桥、送情报,为我军送水送饭,转送伤员……


露梁山悬崖陡峭,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横穿太行腹地、沟通晋冀大地的交通动脉——石太铁路、307国道的咽喉路段。“日军曾在那里建了3层大型炮楼、攻击性小型碉堡、拉网式地堡等军事设施。现在,那儿还留有日军修建的工事遗迹,是日军侵华的铁证。”北垴村党支部书记王有义指着不远处一座小山峰说。


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同日军在露梁山上发生过激烈战斗,70余位将士血洒疆场。现在的露梁山上,还有一处占地500余平方米的院落。那是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一营指挥部旧址。几年前,北垴村对这一旧址进行了修缮,挂上了“百团大战露梁山战场纪念馆”“国防教育展馆”“阳泉市党史教育基地”等牌匾。在这里,来访者可以通过参观图文展板、实物等形式,重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露梁山上的红色故事,包括抗战名将李德生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馆内陈列有抗战名将李德生的回忆录。1995年9月4日,时年80岁的李德生回到阳泉,回忆起他传奇的一生,特别是他任129师385旅769团一营营长时,指挥攻打露梁山炮楼,破袭桑掌大桥、坡头至测石段正太铁路,人民子弟兵浴血奋战,激战七昼夜的战斗经过。年迈的他望着露梁山说:“这山我是上不去了……”


如今,革命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那红色记忆依旧深藏在一代又一代北垴村人的心中。在露梁山沙疙梁上生长着一棵带有伤疤的松树,见证了八路军智除汉奸的故事。1941年初,为打击汉奸走狗的嚣张气焰,鼓舞军民反抗侵略的信心,我军实施反间计,成功引起敌伪内讧。结果一个大汉奸被敌人绑在那棵松树上执行枪决,大快人心。那松树上的伤疤就是枪决大汉奸时,子弹打在树上留下的。后来,当地百姓都叫它“锄奸松”。


2015年清明前夕,北垴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在露梁山上修建了占地0.3亩的烈士陵园,6位百团大战中牺牲、被本村老百姓秘密掩埋的烈士遗骸被寻回,集体安葬在烈士陵园内,立碑刻文,永久纪念。每逢清明节、国庆节等时节,总有不少人来此祭扫。


“岁月如流,浩浩汤汤,一百年的时光,真的太长、太长了。风云雷电,轰轰烈烈,一百年的牺牲、奋斗,仿佛就是昨天,一幕幕总在眼前……露梁山上绿草萋萋,晋东大地松柏青翠,我分明听见群山呐喊:中华民族,英雄儿女,奋斗前进,永不后退!”一篇关于露梁山的演讲文稿中的一段文字或许可以表达当地许多百姓的心声。


北垴村村委会主任王庆岭说:“这些年,我带领村民四处寻访,搜集红色史料,目前正在筹划编纂有关红色北垴村血夺露梁山抗战史实的书籍,我们要把露梁山的红色故事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让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来源 | 阳泉晚报

微信图片_202307241023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