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阳泉市郊区政法系统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民”为本、以“法”为基、以“实”为要、以“效”为重,架起信访“连心桥”,当好群众“解忧人”。
以“民”为本抓住多元化解切入点。区委政法委坚持以“民”为本,全方位构建多元化大调解格局,整合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以及信访、人社、住建等多部门力量,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积极构建“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针对案情复杂、久调未决的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度,落实包情况掌握、包思想转化、包矛盾化解、包教育稳定、包息访息诉的“五包”责任,实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非正常上访教育到位。视信访群众为朋友,以法教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牢牢掌握涉诉信访工作主动权。
以“法”为基瞄准换位思考关键点。区法院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关切,开展“如我在诉 换位思考”大学习大讨论,持续优化立案、审判、执行、信访衔接机制,确保公正、效率、效果、服务有机统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收案2943件,结案2623件,结案率89.13%。针对执行案件信访问题突出的现象,区法院及时向社会公布信访案件接待日,对所有咨询群众和来访当事人做到有诉必接、有问必答,认真对待每一件涉诉信访事项,引导群众依法有序逐级上访、合理解决涉诉信访问题。
以“实”为要拓展阵地建设突破点。区司法局出实招、求实效,主动融入乡镇综治工作,与区委政法委共同打造平坦综治中心,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综治、劳动保障、退役军人事务等服务窗口,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同时,在原有的乡镇调委会、村(社)调委会、行业领域调解工作室、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基础上,培育增加河底镇东村“春花”调解工作室、西南舁“玉莲”调解工作室,基层调解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区调解矛盾纠纷91起,调解成功91起,调解成功率100%,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以“效”为重落实诉求答复归宿点。区检察院充分发挥12309山西智慧检察服务监督中心平台作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数据化、数字化、智能化分类和答复工作,提升工作效能。坚持落实好院领导带头办理信访案件、领办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机制,每位院领导每周轮流到信访窗口值班,接待信访群众、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总结、适时发布化解涉诉信访矛盾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通过以学促行、以行促知,在知行合一中提升涉诉信访工作质效。
来源 | 阳泉郊区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