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枝头果实肥壮,林下菜畦瓜菜飘香,八月金秋,西南舁乡咀子上村村民武海元家的果园里,各类果蔬香飘四野、争芳吐艳,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农夫果园”。
67岁的西南舁乡“金牌果农”武海元,曾是咀子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在区乡扶持和驻村工作队大力扶助下,武海元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始种植果树。九年来,抱定脱贫致富信心的武老汉一边强化技能学习,一边加大科技投入,不仅把自家的3亩园区打造成了全市全区的示范果园,而且他本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土专家,从2019年开始,他家的果园里富士苹果、玉露香梨、蓝蜜西梅、优质李子年年丰产,全家收益连年递增。
武海元说:“自从开始种果树,情况是一年比一年好,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我对以后增收是更有信心啦。”
武老汉不仅果树种得好,而且种蔬菜也是一个好把式,几年来,通过在果树林里见缝插针,开畦种菜,硬是把3亩果园打造成了妥妥的“果蔬家园”。如今,走进武老汉的园区,就像走进了一座多彩的农庄,除了枝头的富士果、秋月梨、黑李子、鹰嘴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果子成熟在即外,林间空地的菜畦中,一畦畦由农家肥滋养的各种纯绿色瓜菜、番薯也郁郁葱葱、格外惹眼。
“这里是咱的红薯,那边有西红柿、辣椒、白菜、萝卜,这都是给(买果子)的客户准备的,客户来了给带点走,咱们的客户是越来越巩固了。”尽管是谈笑,但武老汉的嘴里透出了满满的营销策略。
通过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昔日村里“穷”出了名的武老汉在黄土地上刨出了“金豆子”,成了新时代的“新农人”。
武海元介绍,今年园里所有果树都进入了盛果期,而且果品品质非常好,不少已经预定出去了,按照一万五千多斤的保守产量算,全家收入个五、六万元没有问题。
“我可是有信心经营好咱家这‘农夫果园’了。”武海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