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阳泉郊区:乡镇党建工作指导站为两新组织保驾护航

近年来,阳泉市郊区区委主动适应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把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放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创新在各乡镇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构建起“区委非公工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建指导员小组—两新组织党组织”的五级组织架构,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为全区两新组织发展保驾护航。


一、分区域、网格化“建”。乡镇是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郊区区委按照区域划分依托各乡镇成立6个乡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站长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副站长分别由各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和民政助理担任,成员由72名党建指导员组成,党建指导员根据指导两新组织所在村(社),再分成若干小组,实行网格化覆盖。区委非公工委印制《乡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工作手册》,明确指导站主要负责统筹抓好所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宣传引导、党组织组建、活动开展及党建指导员的日常协调,成为区委非公工委、区非公企业党委、区社会组织党委以及各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之间的枢纽。


二、聚合力,标准化“用”。坚持“软”“硬”兼施,突出“高标准”和“高质量”。在硬件方面,推行阵地“6+X”模式,即每个指导站需达到有指导站标牌、有固定场所、有上墙制度、有书报资料、有必要办公设施、有指导组架构图“六有”要求,具备条件的可另设党建文化墙、档案资料柜、多媒体电教设备等,确保阵地实用好用管用。在软件方面,要求各站制定年度计划、责任分工、党建项目等“系列清单”,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同时鼓励各站结合区域特色、组员特色和活动特色,挖掘培育亮点,打造党建品牌,做到“一站一品”,现已成功创建“地企共建”“党建+产业园”等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指导站软硬件建设作为区委“两新组织”党建年度调研评估和年度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乡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定制度、规范化“管”。区委非公工委坚持每季度召开站长工作例会,听取汇报、部署工作、加强调度,压紧压实责任。完善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日常管理考核办法,指导员开展“组团式服务”,即3人一组联合出动,帮助增强信心、取长补短。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各指导站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健全党建指导员走访记录、会议记录、工作台账,做好特色活动资料留存工作,推动管理到边到角。赋予指导站对指导员年度考核管理权限,区委非公工委依据考核结果发放岗位补助、开展评优评先。同时,加大对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党性教育、业务培训、交流心得等,增强大家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乡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使基层党建工作的摆布更加直接有力、信息传达更加及时有效、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把党的组织工作“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基层党建工作指导体系,形成了一支传播党的声音、推动党建工作落实、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生力量



来源 | 郊区区委组织部


微信图片_20230724102324.jpg